普通人如何出版一本书?丨文章备份

阿蓝
阿蓝
阿蓝
1229
文章
0
评论
2024-03-2222:10:55 评论 34 次浏览 6638字阅读22分7秒
读书笔记2022年,顺利的话我将凑齐关于一本书的三重身份:读者,编辑,作者。
出版圈的朋友问我:编辑和作者的角色切换,内心活动应该很精彩吧。
我说:一边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,一边把自己夸上天。(哈哈哈)
 
你是不是没有想到,编辑和作者是相爱相杀的关系?编辑不只是校对错别字那么简单。书稿也不是作者一个人闭门造车弄出来的。
其实关于书 ,关于出版一本书,还有很多跟普通人的理解不一样的地方。
趁着刚写完书稿,我做了一场直播,给想出书或对出版感兴趣的小伙伴做了一次出版知识的科普,同时还分享了如何以出书为目的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 
如果你对这类话题感兴趣,或者错过了之前的直播,这篇文章先收藏起来慢慢看。
 

(进入干货的分割线

(一)图书出版的基本常识

 

出版一本书需要花多少钱?

出版一本书,未必需要花钱。如果是自费出书,大概需要花3-5万元。但市面上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图书,都不是作者自费,而是出版社承担出书成本,并且还会给作者稿费。

选择哪种出版方式,取决于图书内容是否优质,且有大众市场。符合出版社要求的优质书稿,都不需要作者自费。

 

一本书作者可以拿到多少稿费?

图书出版的稿费形式有两种:一次性买断的稿费制,与销量挂钩的版税制。

稿费制:作者会一次性拿到一笔稿费,比如几千块或者几万块,但印刷出来的图书能不能卖光,卖得好不好,都跟作者无关。通常图书的版权也不在自己手里。

版税制:签约时会规定版税和首印量,比如版税是7%,首印量是1万册,图书定价是40元,那作者可以拿到的首批稿费=定价*版税*首印量=40元*7%*10000册=28000。(注意到了吗,一本书40元,作者可以分到两块八,一根雪糕都买不到,哈哈哈~)

如果首印的1万册没有卖光,作者也不需要承担损失。

 

如果首印销售一空,不断加印,每次加印作者都可以收到对应稿费。在签约期(通常是5年)的所有销售作者都可以拿到版税分成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图书版税是一种睡后收入。如果能达到10万册,100万册的畅销书,收入还是很可观的。但这很难,新人作者的书能卖到三五万册就算很厉害了。

 

新人作者通常版税在7%-10%左右,畅销书作者等稿费会更高,但一般不会超过20%。

 

多久可以写完一本书?

一本书的出版周期分为两段:作者写稿,出版社做后期包装。

作者写稿的时间根据每个人情况不一定,但十几万字,一般也需要至少3个月。大多数作者应该都需要写写改改至少一年吧。

出版社的后期包装一般也要3-5个月。

 

普通人想出书,有哪些渠道和方式?

1.自费出书。3-5万元,印的书要自己负责销售,或者跟出版社协商销售方式。——这种比较适合一些私人化的出版,不太具有市场销售潜力,仅作为个人的纪念。比如家里老人的传记,某些企业家的成长史,个人的文集,孩子的作品集等。

 

2.跟别人合著。参与一些文集类的写作,或者作为第二作者与别人合著。——文集类可以通过参与某些社群/组织,寻找机会。比如趁早之前就出过一本趁早会员的文章合集。作为第二作者,通常是在某个领域的专业研究,背靠一些厉害的专业人士,辅助做一些资料整理工作,可以有机会作为第二作者合著。

 

3.独立著作。我们看的大部分畅销书属于这类,我的书也属于这一类。这种要么是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,要么是某个方向的自媒体做出一定影响力。总之,在某方面有系统积累,有影响力背书,都会拿到出版社抛来的橄榄枝。

在自媒体平台把某个垂直领域做到1万粉以上,内容优质的话,通常就会收到出版社的邀约了。

这应该是普通人可以努力的一个最低门槛。

 

如何联系出版社?

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书,有些是出版社操作,有些是出版公司策划。

出版社就是像:中信出版社,人民邮电出版社,江苏文艺出版社,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带有“出版社”字样的。

 

出版公司的品牌名一般出现在书脊的上端或者书封的其他地方,如果你看书比较多,应该会知道“后浪”“磨铁”“果麦”“华章”“联动”“博集天卷”等这些知名出版公司。很多畅销书也都来自于出版公司。

通常如果书封上只有出版社名字,没有其他品牌名,都是出版社操作。如果既有出版社名字,又有出版公司的品牌名,这种书大概率是出版公司策划主导的。想要按图索骥找到某本书的出版商,不要敲错门。

 

出版是一个圈子,有这几种方式可以找到这个圈子:让出版过图书的朋友介绍;认识出版圈的朋友(比如我,哈哈);书店的朋友转介绍;通过读书博主或读书类社群的主理人介绍;出版社/出版公司的社交媒体账号;书封面提到的投稿邮箱,等等。

 

 

怎么选择出版社?

每个社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,甚至每个策划人都有自己的垂类方向。比如有的社重点做童书,有些社主要做文学类,有些社主要做生活类,有些社比较大、全品类都有。

如果你有某个领域的积累,想选择合适的出版社,通过出版圈的朋友推荐当然是最简单的方式。如果没有的话,也可以通过观察出版社的官网或电商网站,判断出版社的方向喜好。通常在显著位置推荐的书,一定就是这个社主打的类型了。

或者也可以搜索你这个领域的知名畅销书,看看它们都是出自哪些社。

 

其实,出版社重要,遇到靠谱的策划编辑也非常重要。

(写书稿时我一直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:如果我遇到10年前作为编辑的我,那该有多幸福,哈哈。)

(二)一本书的出版流程是怎样的?

直播群里有人提问,一本书是怎么策划出来的?编辑主导还是作者主导?我公号有200篇文章了,应该先想一个书名,还是先确定目录?

一本书的出版流程是怎样的?这里一次性讲清楚。

 

简单来说,一本书的出版要经过10个步骤:策划-大纲样章-选题会-签约-写稿-三审三校-书号-后期包装-印刷-上市销售

 

策划:策划阶段主要是确定书的主要写作方向,根据作者已有的文稿,或者编辑的规划。

一本书的策划有很多方式:

1.编辑主导:策划编辑会根据市场喜好,或者自己的主攻方向来策划选题,再反向去寻找作者和优质稿件。甚至有可能会自己策划好选题点,目录框架,找相关人士来写。

比如我有段时间做中医类图书,比如小儿**类的书比较热,我们可能策划某个选题点,直接去找医学院的学生或者这方面的医生来写,跟他们约稿。

所以,如果能在一个垂类方向深耕,就有可能收到编辑的邀约。

2.作者主导:作者有某个点子,某方面积累,某个好故事,自己找到策划。

策划基于两方面,一方面是作者的积累和独立见解,一方面是市场同类品分析后寻找差异化。

 

具体的内容策划,通常都是编辑和作者进行多轮协商,一起去做。过程中,也看谁比较强势。有些编辑想法不多,累作者;有些作者咖位比较大,编辑的话语权和操作空间就小。

甚至比较抢手的作者,各家出版社也要靠抢的,编辑拿策划思路去抢,或者公司砸钱付定金去抢。

 

大纲样章:选题方向确定后,确定内容模块也就是大纲,并且需要写1-2节的样章,少则三四千字,多则近万字,看不同出版社的要求。

大纲是方便看到整本书的内容全貌,样章是确定写法。

通常这个阶段需要跟编辑磨个几次,反复修改。

选题会:编辑拿着大纲和样章去过参加社里的选题会,在会上讲解这个选题的卖点亮点等。

不同出版社的选题会样式不一样,有很多是销售部和策划部的同事们投票决定,也有一些可能是部门负责人拍板。

这部分作者不需要做什么,也不需要参与选题会。

 

签约:跟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。合同有很多细节,新人可能也会踩很多坑,但也没办法一两句话说清楚。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,合同一定找律师帮忙审阅一下,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。

 

写稿:顺利签约后就开始按照既定的大纲写稿。写稿的时间周期、时间管理、情绪管理、过程中的修改次数、跟编辑的磨合等也有很多细节。这部分等我的书出版,可以再详细分享写稿和改稿过程中的心得。

 

我自己的稿子是大纲改了15稿,内文从30万字删改到15万,又继续删改到12万。昨天刚刚收到出版社的通知,稿件已顺利通过。

不过,保险起见,我自己又再争取了一个月的时间,打算再最后看一下,细细修一遍。

三审三校:作者确认没问题的稿件,出版社会正式进入编审和后期制作的流程。首先会进行的就是三审三校,也就是编辑会分几轮审阅修订,甚至会分不同的编辑来修改。

这里不同出版社的操作模式不同,有些会对稿子进行大的修改,有些则主要是错别字和语法等校对。

 

书号:相当于每本书的身份证号,也是出版社去申请。最近两年书号管控比较严格,国家整体发放的数量减少,所以编辑们对选题的筛选也更谨慎

 

后期包装:书名,目录优化,内文排版,配图,封面设计,封面广告语,选纸,制作工艺等等,有很多繁琐的事要做。

 

作者基本上都要参与其中,对设计细节提出意见,甚至撰写相关的文案等。

当然,你完全放手不管也是可以,但几乎没有作者会在这个阶段当甩手掌柜,毕竟这些内容是书的门面。

 

虽然在流程上这个阶段属于后期,但写稿过程中,我已经开始思考其中某些问题,并且随时收集一些资料,完成一些初步的撰写。写稿过程中会更有灵感。

 

完全没有做过出版工作的作者,可能对这些内容很陌生,也无从下手。所以如果你想更多参与,可以在日常阅读过程中,多多留意这些制作细节,甚至积累一些你喜欢的封面设计,配图风格等。

 

印刷:有些书会直接印刷出全部大货,有些会先印一两本样书最后审核,或者印一些先行阅读本,用做前期宣传。

总之,书进入印刷环节,作者这边就要正式开启书的推广预热了,电商平台也可能会先开预售。

 

其实,印刷之前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征订,也就是出版社向不同的渠道征集要货量,所有渠道加起来就是首次印刷的总数量。

首次征订量代表着渠道对这本书的信心,也决定书的铺货广度。

这里的首次印刷量,与合同中签订的首印量未必一致。

比如合同签的首印1万册,但渠道只征订了6000册,那实际的印刷应该是在6000册左右。但作者的首批稿费还是会按照1万册计算获得。

 

上市销售:一本书经历诸多流程,终于可以面世,开始销售了。作者也进入了书的推广期。

如果市场表现好,一段时间后首印册卖完就会立马加印。

有加印代表着一本书的未来潜力。所以我们在做编辑的时候,最喜欢听的就是销售部通知“这本书再加印5000册”,哈哈。

 

希望我的书,也会收到这样的通知。

一个小目标,先把首印册都卖完。

(三)未来想出书,现在应该如何积累?

 

未来想出书,现在应该如何积累?

我的12万字书稿都是从哪儿来的素材?

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?

如何把自己过往的经历有条理地梳理成书?

 

书是一个强输出的过程,它的基本前提是你在某个垂直领域的大量积累,以及提炼总结。

以我的书稿为例,初始的30万字是来自这5年多我的写作课、思维课、职场沟通课等诸多课程的讲稿,以及大量学员练习的案例。——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提炼总结,升华,优化。

 

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日常的积累并不只是积累零星的素材,而是日常本身就在进行方**的提炼和系统化输出。在输出过程中已经在不断强化对写作这个领域的认知。

所以,积累本身,既是积累素材,也是积累方法和输出力。

 

只有素材本身已经经过深度思考,做成书的时候才有升华的可能。如果都是碎片合集,做成书时再去进行第一道提炼,就很容易比较碎。

 

不管你是想出版干货方法类的书,还是故事类、生活感悟类的书,道理都是一样的。即使看起来轻松随意的故事书,背后都经过了作者大量的深度思考,并非表面看起来的随便写写。

 

以我的经验,干货类的书日常积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:方法,案例。

先从积累小的方法开始,慢慢地建立方法之间的体系性,到成书的时候再对这些方法进行深度提炼,提出自己的理论体系。

案例也是书绝对不能缺少的部分,鲜活的案例可以让方法更易懂,也让阅读体验更流畅。案例的积累尤其要在日常,而不能寄希望于写书时临时收集。

 

我自己改书稿的过程中看到精彩案例,常常会有后怕的感觉,如果当时没有积累下这个案例,这部分的讲解该多么寡淡啊,幸好幸好,哈哈哈。

 

那么,既有方法又有案例,如此庞杂的素材量,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呢?

如果你未来想出书,我建议你现在就开始进行“以出书为目的的专栏化写作”,以这样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,进行有效输出。

假设你未来要出很多本书,可能会是哪些书?把每个领域当成一个专栏,系统去写。在进行自我盘点时,每个人都至少可以按照3个大类来盘点自己的知识库,分别是:你已经有的,你正在创造的,你感兴趣的。

以我举例:

已经有的:写作技巧,职场沟通,出版知识科普,个人品牌运营经验,自由职业心得,30+成长感悟,等等。

正在创造的:育儿经验,视频文案的讲故事技巧,等等。上述“已经有的”里面,有些也属于正在创造中的。

感兴趣的:比如我现在对30+女性故事感兴趣,未来可能会做一系列的采访,写成故事。

 

专栏化写作,并不是在一开始写的时候就想好未来书的目录。

可以更轻松一点,就是每想到一个点子,每发生一件事,每提炼一个方法,就先写成一篇独立的2000字的文章。

一篇篇文章积累起来,体系慢慢就浮现了。

 

按照这样的三个模块,你也可以进行自我梳理,再细分出很多专栏,然后每个专栏建立一个专属文件夹,日常的输入和输出都放在对应专栏的文件夹里。

 

让专栏内容更丰富,某个主题下可以着重积累5个方面:积累感悟,积累故事,积累方法,积累理论支撑,积累同类品分析。

根据专栏内容不同,积累的侧重点也不同,比如想积累育儿笔记,日常就多记录故事和感悟;如果是职场博主,可能重点积累方法和故事,等等。

 

顺便提一句,谈到知识体系建立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看书。但,书只有成为你知识体系的一部分,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。

与其跟随别人的书单盲目选书,不如先建立你的知识体系,确定你想看&需要看哪个类型的书,然后再去选择。

在看书这件事上先掌握主动权。

 


如何跟同类书找到差异化?
看同类书都获得什么灵感?
怎么平衡借鉴同类书和原创之间的关系?
 

我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,翻看过100本左右泛写作类的书。看的时候我会重点借鉴三个方面:

1.借鉴别人的写法:是指同样阐释某个道理,作者用了怎样的讲述方式。比如很多外版畅销书非常爱用故事体,甚至有些书从头到尾就是某一个人的故事。诸如此类,写法的借鉴非常重要,会打开自己的思路。

 

2.知识点:不是说直接照抄别人的知识点,而是获得启发。同个问题,他是这么看的,我的看法是什么?他的某一点激发了我想到某个别的点。

比如我在看到《如何提问》这本书的时候,里面有一句关于提问的论述,激发我想到了自己书中一个很核心的点。但那句话只是那本书非常角落里的一句,并不是主体观点。——就是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激发,是看同类书时寻找的。也是写某类书需要进行泛主题阅读的原因。

 

3.策划点:每本书踩的点不一样,人群受众也不一样。看的同类书多了,越坚定一个信念:不要做一本大而全的书。一本书不可能把所有写作方法都穷尽,读者也不可能只需要看你这一本书就学会写作。——这看起来是常识吧,但作者写稿时真的很容易有贪念,要克服。

 

写完这三个借鉴点,顺势就说到如何做出差异化。

我觉得写作者可以没有能力,但至少要有野心,追求创新。

 

我在写书过程中一直在自我追问:我不是第一个出写作书的,那么多写作的书,凭什么还要看我这一本?我还能提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?有什么是可能其他书没有解决的问题?我的能力可以把哪一点讲透?

 

去看同类书会发现,绝大多数写作方法的书都是按照一个框架来写:爆款选题,收集素材,标题,故事,结尾金句等——但我完全抛弃了这个常规框架,选择了一个全新的框架结构。

大家都讲过的选题,素材,标题等我一个字都没有讲。

 

很可能我的能力追不上野心,即使心气很高,写出来的东西也非常平庸,但至少我努力去做了。

在这方面,做到了让自己心安。

 


最后想讲一个很有意思的事。

书稿写完的那天下午,我正准备多个文档合并整理,发给出版社。

整理过程中,突然有巨大的失落感袭来。突然觉得好多章节都写得很差,整本书甚至都像一坨狗屎。

 

真的,非常奇怪,要交稿时竟然不是雀跃,而是失望。

我给树先生发信息说:我感觉好像永远也交不了稿了,为什么改这么多遍还是这么差劲。

他给我发来自己正在读的《江城》这本书的序言:

 

图片

我看完立马就哈哈大笑起来,使劲儿拍大腿,想跟作者隔空击掌。

后来我情绪好起来,又继续改稿,这个事就过去了。

 

然后,这几天闲聊,我问树先生在看什么书,他说:“哇,何伟的这本《江城》真的写得太好了。”

我马上说:他不是说自己写得糟糕透顶吗?

两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。

一旁的女儿虽然不明所以,也跟着捡乐。

 

写书是一件无比消耗,也无比有成就感的事。

写一本书的苦与乐,每个人一生都值得体验一次。

 

希望你能更早一点,用到这篇文章里的这些内容。

收藏起来吧😄)

 


▼▼

图片

  • 微信号
  • 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搞钱阿蓝
  • 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公众号:搞钱阿蓝(xhllsys)
  • 文章来源:搞钱阿蓝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xhllsys.com/96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