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依旧是一篇付费文哈,直接用AI总结过来了,内容非常不错,很多人觉得这个老龄化越来越严重,那么银发经济肯定是大有可为
准备大干一场,其实很多人有不少误区(比如觉得保健品和养老院肯定是赚钱的),对于赚老年人的钱还是比较模糊的,这个文章很好的帮我们梳理一下,到底什么领域钱有机会
1. 一段话总结
文档指出大众对银发经济存在诸多误解,如认为多数老年人热衷购买高价保健品、是旅游主力且能负担养老院费用,而事实是超80%老年人不买保健品、超80%老年人几乎不外出旅游、超80%老年人难以负担养老院费用;基于青山资本《老无所“依”》报告,提出以“资源(钱)”和“能力(身体状况、数字素养)”为维度,将老年消费核心付费人群分为四类,且围绕银发经济挖掘出适老化改造、面向老年人的内容创作、健康相关细分领域、老年人就业市场四大潜力领域,强调银发经济的机会藏在老年群体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中。
2. 详细总结
一、大众对银发经济的三大核心误解(均有数据支撑)
- 保健品消费误解:多数人认为老年人爱买高价保健品,但事实是——
- 超80%老年人根本不买保健品;
- 仅16.6%老年人服用保健品,且其中60.6%累积花费在1000元以下,花费5000元及以上的仅占8.9%(数据来源: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存状况抽样调查)。
- 旅游参与误解:多数人认为老年人是旅游主力,但事实是——
- 超80%老年人几乎不外出旅游;
- 即使在旅游热度高的2024年,老年人出游比例仍不超过20%;
- 有旅游习惯的银发族中,多数人每年旅游支出不超过5000元。
- 养老院负担误解:多数人认为养老院需求大且老年人能负担,但事实是——
- 按当前养老机构费用标准,超80%老年人难以负担费用;
- 仅15.8%老年人能承受每月3000元以上的费用(该费用仅含床位、吃饭和基本照顾)。
二、老年群体的真实特征与分类(基于青山资本《老无所“依”》报告)
- 核心判断:中国这一代老年人因剧烈社会变革和多重制度断层,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结构,是异质性最强的一代人,不能作为整体观察。
- 分类框架:以“资源”和“能力”两个维度划分
- 资源:经济基础,包括退休金金额、个人积蓄等
- 能力:生活与数字能力,包括身体健康状况、是否会使用智能手机/电脑等数字产品
- 四类核心付费人群详情
- 第一类(有钱有能力)
- 资源水平:退休金丰厚,有积蓄
- 能力水平:身体健康,熟练使用智能设备
- 消费偏好与典型场景:追求品质化体验消费,愿为高端旅游、付费俱乐部、智能穿戴设备买单(如报摄影班、组织老年摄影俱乐部)
- 第二类(有钱能力受限)
- 资源水平:经济宽裕,无资金压力
- 能力水平:身体状况差,或不会使用数字产品
- 消费偏好与典型场景:消费集中在健康领域,愿花高价买安全感,是高端保健品、专业护理服务的主力
- 第三类(钱少能力强)
- 资源水平:城市中产,养老金3000-4500元
- 能力水平:身体健康,数字素养较高
- 消费偏好与典型场景:消费观念“量力而行、稳健改善”,典型场景:文娱活动、中短途旅游、家庭硬件升级(如买智能家电)
- 第四类(钱与能力中等)
- 资源水平:收入尚可,无明显经济困境
- 能力水平:身体机能有一定退化
- 消费偏好与典型场景:消费重心在医疗保健和便利服务,会买保健品但量少
- 第一类(有钱有能力)
三、银发经济的四大潜力领域
- 各类设施的适老化改造
- 红绿灯:我国城市红绿灯普遍按1.0-1.2米/秒步行速度设计,而65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步速为0.8米/秒,2024年4月起推荐标准规定老年集中区域按0.6-0.8米/秒配时;
- 住房: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,超六成存量住房无电梯,多数七层以下住房无电梯,导致腿脚不便老人“困家”;
- 健身房: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健身参与率达16.59%(接近中年人、高于年轻人),但专门面向老年人的室内健身房极少。
- 面向老年人的内容创作
- 老年网民规模:2016-2021年60岁以上网民增近1亿,2020年疫情期间激增3600万;2024年9月银发人群移动互联网月活达3.29亿,月均使用129小时;小红书平台60岁以上老人月活超3000万;
- 机会点:老年网民增多,需更多为其发声的内容,面向老年人的内容创作存在较大空白。
- 健康相关细分领域
- 陪诊服务:我国1.6亿独立居住60岁以上老人需面对复杂医疗系统,现存1527家陪诊相关企业(过去三年年均新增300家,2021年仅28家),服务兼具“跑腿”与“情感陪伴”属性;
- 老年心理健康:全球每7位老年人1位有情绪障碍,中国26.4%老年人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,但专业服务极少。
- 老年人就业市场
- 就业意愿与现状:28.1%老年人愿从事有收入工作,城镇14.4%、农村24.5%老年人已实现再就业;
- 就业类型:价值延续型(经济宽裕、有专业技能,流向顾问、培训岗位)、生计补偿型(收入低,流向年轻人不愿做的服务业、农业);
- 能力支撑: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“今天的70岁是新的50岁”,当前70岁人群综合认知能力相当于过去50多岁,具备工作胜任力;
- 机会点:围绕老年人就业的培训、中介等周边服务有发展空间。
四、银发经济的核心观点
- 银发经济未出现大规模爆发,并非市场小或老年人不愿消费,而是老年群体复杂性高,报道中的典型案例(如买高价保健品、组团旅游、住高端养老院)仅代表少数人;
- 最大机会藏在老年群体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中,当2.9亿老年人的需求被细化挖掘时,全新市场将逐步展开(引用凯文·凯利《失控》观点:“最大的机会,往往藏在被忽视的复杂性里”)。
3. 关键问题
问题1:大众对银发经济的误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?这些误解与事实数据有何差异?
答案:大众误解主要集中在三方面,具体差异如下:
- 保健品消费:误解为“老年人爱买高价保健品”,事实是超80%老年人不买保健品,仅16.6%服用,其中60.6%累积花费<1000元,仅8.9%花费≥5000元;
- 旅游参与:误解为“老年人是旅游主力”,事实是超80%老年人几乎不外出旅游,2024年出游比例≤20%,有旅游习惯者多每年支出<5000元;
- 养老院负担:误解为“老年人能负担养老院费用”,事实是超80%老年人难以负担,仅15.8%能承受月均≥3000元(含床位、吃饭、基本照顾)的费用。
问题2:青山资本将老年消费核心付费人群分为四类的依据是什么?每类人群的消费特征有何不同?
答案:分类依据是“资源”(退休金、积蓄等经济基础)和“能力”(身体状况、数字素养等生活与数字能力)两个维度,四类人群消费特征差异如下:
- 有钱有能力:退休金丰厚、健康、会用智能设备,偏好高端旅游、付费俱乐部等品质化体验消费;
- 有钱能力受限:经济宽裕但身体差/不会用数字产品,消费集中于高端保健品、专业护理服务;
- 钱少能力强:养老金3000-4500元、健康、数字素养高,倾向文娱、中短途旅游、智能家电等“稳健改善型”消费;
- 钱与能力中等:收入尚可、身体机能退化,消费重心在医疗保健和便利服务,保健品购买量少。
问题3:文档认为银发经济的潜力领域有哪些?其中门槛相对较低、更适合多数人的领域是什么?该领域有何数据支撑?
答案:银发经济潜力领域包括适老化改造、面向老年人的内容创作、健康相关细分领域(陪诊服务、老年心理健康)、老年人就业市场;其中门槛相对较低、更适合多数人的领域是“面向老年人的内容创作” ,数据支撑如下:
- 老年网民规模:2016-2021年60岁以上网民增近1亿,2020年疫情期间激增3600万;
- 2024年9月数据:银发人群移动互联网月活达3.29亿,月均使用129小时;小红书平台60岁以上老人月活超3000万;
- 需求缺口:老年网民增多,互联网上需更多为其发声的内容,该领域创作存在较大空白。
原创文章。作者:阿蓝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hllsys.com/460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