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备份】以无我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

阿蓝
阿蓝
阿蓝
1229
文章
0
评论
2023-09-1714:31:00 评论 273 次浏览 4154字阅读13分50秒

阿蓝点评:

这篇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记忆承载

分享了一种通过无我的方式应对各种生活问题,各种身份

各种问题,焦虑是如何做到自洽的,然后解决各种问题

【我】这个概念在很小的时候是不存在的,所以小时候的我们没有烦恼,长大了我们就被赋予了各种身份,有了各种要求,也有有了执念,产生了【我执】,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带来了焦虑

这篇文章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回到小时候的状态,忘记【我】然后在根据具体面临的问题,找到解决思路,扮演好【当下的我】,甚至你可以选择要做什么样的【我】

不要试图去探究【我】是什么,这个问题是误解的,【我】本来就不存在,是和【他】碰撞后才会意识到【我】,越是探究【我】越是会失去自我,专注每一刻的当下的【我】,才能获得选择的权力,选择自己想成为的【我】,而不是被社会被他人塑造的【我】

这篇文章确实不错,所以我选择备份在网站,方便后续自己常看常新。

以下是西风的文章正文:

有人看了之前我写的,关于过去那些年的普鲁士教育,以及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体系。

跟我来诉苦,俗称精神圆满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背离。希望我来开导他,让他没有那么精神内耗。

好吧,我试试。

其实我和你们所有人一样,咱们都是接受标准的普鲁士教育长大的。

我非常清楚这个被改造的过程。

我小时候肯定不会幻想自己长大后去做码农,去做市场,去做金融,对于小孩子而言,他刚诞生,只有好奇心。

我以前提到过,人越小,越有智慧,天生的智慧具足,后天反而不断蒙尘。

上幼儿园的时候,有次我奶奶买了一只活鸡,养在阳台上,我就每天给它喂米。

几天后放学回家,忽然发现它被杀了,只有个尸体挂在晾衣架上,鸡头已经不见了,毛也扒光了,空空的脖子对着空气。

我沉默良久,又抓了一把米,慢慢放进它的脖子里。

后来奶奶把它的尸体炖了鸡汤,我拒绝吃鸡肉,而且连续几个月都不吃鸡肉。

奶奶不明所以,不知道这个小孩又发什么古怪了。

我那时候也讲不清楚,一个幼儿园的4岁小孩,还没有建构起完整的表达能力。

我在想什么呢?

我只是第一次面对死亡,我在想两个问题:

第一、它为什么被杀死?

 

你用今天成年人的话讲,它实际上是因为我被杀死,因为奶奶是想给我顿鸡汤,所以杀死了它。

俗称我不杀伯仁,伯仁因我而死。

但是人要到6岁才会意识到我,所以那时候,我只是模模糊糊觉得彼此之间有什么因果。

它的死如果是个果,那我陷入了因果,发生了一段纠葛。

第二、为什么有权杀死它?

人是生命,鸡也是生命,众生平等,为什么人就可以杀死鸡呢?

难道说它弱它该死?

所以对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,这是很震惊的。

因为我当年不只是第一次面对了死亡,而且第一次发现,众生不平等。

幼儿园的小孩,还没有接受过人类教育,众生平等是本能的反应,而众生不平等,是后天接受的教育。

应然与实然发生冲突,4岁的孩童就会困惑,连困惑,也是人生第一次。

困惑是什么?困惑就是烦恼,烦恼就是菩提,菩提就是智慧。所以困惑就是智慧,一体两面。

你没有困惑你就不会思考,你没有思考你也不会有智慧。

同样,思考会带来更大的困惑,就像你走过的路越远,你会发现远方的世界越大。

你解决了困惑你就会有更大的困惑。人类飞出大气层只会更加感受到宇宙的广袤。

你注意,困惑不是痛苦。

那只被杀死的鸡,它有痛苦,它没有困惑。

它有脑子,它有心脏,但是它没有心,它有疼痛,但是它没有困惑。

死的是它,可是困惑的,是我。

同样,智慧不是聪明。

聪明是为了赢,智慧是为了解决困惑。

董天宝和张君宝都很聪明,但是只有张君宝有智慧。

因为董天宝的我执很强,而张君宝可以放下我执,淡化我的概念,进而与天地万物产生链接。

所以我说张君宝有智慧,董天宝很聪明。

人小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智慧,知道为什么?

因为你不需要放下我执,你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,哪儿来的我执呢?

男孩与女孩6岁前是没有男女大妨的,可以睡在一个被窝里,为什么?

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小男孩。

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男女,你甚至也不知道什么是我。

你问一个4岁的小孩,你是爸爸的还是妈妈的,他是凭借本能,俗称喜欢谁就说自己是谁的。

你等14岁了再问这个问题,他就会告诉你,他不是爸爸的,也不是妈妈的,他是他自己的。

一般来说,人到6岁,开始产生我的概念,俗称能够分辨你我他。

这个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都会教,什么是你,什么是我,什么是他。

但那时候我才4岁,我没有办法理解什么是我,什么是鸡。

只是一只鸡死的过程,让一个孩童产生了悲悯的倾诉。

用刘慈欣的话说,既然我们能杀死一只鸡,他日三体就能像杀鸡一样杀死我们。

用曹雪芹的话说,侬今葬花人笑痴,他年葬侬知是谁。

我往一只鸡的尸体里放米,别人觉得这孩子好傻,那么日后谁又往我的尸体里放米呢?

所以一年后,我5岁的时候,问我妈,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?

是死亡么?

我妈吓了一跳,幸好她心大,如果搁在今天这个年代,幼儿园老师要被投诉了。

肯定误以为是老师教的。

你注意,孩子是很有趣的,如果让一个思考的成年人来提终极问题,他会这么问。

我是谁?从哪儿来?到哪儿去?

但是5岁的孩子不会这么问,因为他都不知道我这个概念。

所以说名可名,一切都是名,人造的概念。

在这个孩子还没有成人之前,还没有进入人类给他准备的小学之前,他连我也不知道。

所以实际上在他看来,天地万物宇宙一体,如果把宇宙看作大树,自己和那只鸡一样,都是这棵树上的一枚叶子,都是树的一部分。

换句话说,落叶的时候,没落的叶子感受到了悲悯。

悲悯不是同情。

同情是成年人才能具备的,俗称代入感。

你给人打工,你就更能同情打工人的累,你做过老板,就更能站位思考另一个老板的不容易。

你首先要有个社会定位你才能产生代入感。

5岁的孩子别说社会定位,他连个我是啥都不知道,正因为他觉得天地宇宙万物一体,才会因为花开花落而产生悲悯。

花落了,明年还会开么?这只鸡死了 ,它还会再回来吗?

这些思考,站在成年人的世界里,是没有价值的。

从我进入小学后,实际上我是流水线上的准产品之一,教育是为了把我打造成某一个器。

君子不器,但很明显,我被培养的目标不是成为君子,而是成为某一种螺丝钉。

只不过这个过程中,相对于同学同伴,我要轻松很多。

因为6岁前的困惑,反而使得我对于我这个概念的接受,比别人慢得多。

你越是理解不了什么是我,你的我执就越弱。

你10岁时理解的我的程度可能只相当于别人6岁,那么你10岁时的我执就远比别人10岁时的我执要弱。

我执太强了之后有一个问题,就是你时刻是绷牢的。

你学开车的时候,教练跟你说,手不要那么紧,不要死死把牢方向盘,眼睛好像僵了一样。

你要放松,你要忘记自己,你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,你要人、车、路况三位一体。

 

学习也是一样的,大部分人要么很紧张,要么很迷糊。

 

紧张的时候就很难听懂老师话里的话,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,迷糊的时候干脆啥也没听进去。

 

一个我执很弱的孩子,他坐在课堂里,就像一个老司机,实际上是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。

 

他什么都能听到,甚至能听到老师的心。

 

那么考试的时候也是一样的,甚至能够通过读题,看到出题者的心。

 

出题者的心你都能看见,他故意埋伏的小陷阱你当然能看见,甚至他自己未曾觉察的破绽,你也能看见。

 

所以学习同样一件事,同样的时间里,你的收获是别人十倍,如果你们水平相当,考试的时候他能发挥出80%,而你能发挥120%。

 

当然,智慧不是用来干这个的。

就像你说冰箱能不能当米缸?

可以。

但冰箱本不是用来当米缸的。

智慧的作用并不是为了让你干嘛,而是让你可以不需要干嘛。

就像拥有聪明有助于你的成功,拥有智慧,你可以不需要成功。

注意话里的话,不需要成功未必等于你不成功。成功了未必等于你就能不需要成功。

九年前我准备退休的时候,才34岁,很多人跟我讲,做得好好的,为什么要放弃。

人家是担心35岁被输送到社会上当人才,拼命增加名片上的内容,你30岁就做到高管了,没到35就开始放下,逐渐减少名片上的内容。

为什么?

其实这段对话,就是前面那句加粗的解读。

你认为的你,是名片上那堆东西。

我认为的我,如果非得有,那就是许多年前,站在鸡的尸体前,往脖子里放米的那个小孩。

名片上那堆我,是一段经历。

这段经历的本质是因为我们国家在那个年代,需要把人都往某些方向培养,被打造出来的。

如果我生在其他国家,或者生在古代,就会因为别的需要,被打造成别的样子了。

所以名片上的内容,不是你,而是环境根据需要塑造的你。

同样,在国际市场上的我,其实是一个账户。

 

就像今天和你们聊天的这个我,是一个ID。

 

名片,账户,ID,不同的行业塑造了不同的我,那是不是我呢?不是我。

 

那只是不同行业按照自己的需求,构建出来的一个名。

 

名可名,非常名。

 

那么扣除名片账户与ID之后的我,是什么呢?

 

是我爸爸的儿子?是我儿子的父亲?

 

不对。

 

我爸爸把我生出来的同时,我也把他生出来了,我把我儿子生出来的同时,他也把我这个爸爸生出来了。

 

我爸爸不把我生出来,他能是爸爸么?

 

我不把我儿子生出来,我能是爸爸么?

 

我们是彼此赋予的对方关系,爸爸也好,儿子也罢,都是名,互相命名。

那什么是我呢?

没有我。

宇宙的一部分粒子运动,投影在名片上,名片就误以为是我,投影在账号上,账号就误以为是我,投影在ID上,ID就误以为是我,投影在父子上,父子就误以为是我。

没有我了有什么用呢?

没有用。

都没有我,还要什么用?

没有我了不会给你带来快乐,但是可以让你不需要快乐。

快乐和痛苦是一体两面的,就像烦恼与智慧。

你的精神内耗的本质是因为你不自在,你不得自在。

就像那个教练说的,你开车浑身绷紧了,哪儿都紧,就是没法开好车。

你自在了,你只需要用很低的能量,就能把车开好。

没有我,你就自在了。

很多时候你的不自在或者说精神内耗,是因为拧巴。

俗称精神圆满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背离。

 

没有我,并不意味着你要像和尚一样出家,大部分和尚只是身体在庙里,实际上内心放不下那个我。

 

吃饭喝水就是修行,买空卖空同样是修行。

 

放下我之后,把名片,账户,ID,父子,一样样捡回来。

 

以出世的状态入世,不妨碍你做任何事。

 

和尚躲进山里,就像御弟哥哥不敢睁开眼,那才是着相了。

 

事实上,放下我之后,你更容易履行那些乱七八糟的假我,俗称社会对你的要求。

因为你效率提升了十倍。

你每天学习俩小时,**考第一,你爸妈难道还会管你打不打游戏?

你每天工作俩小时养活全公司,你老板难道还会管你打不打卡?

所以问题的本质只有一个,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你效率提升十倍呢?

  • 微信号
  • 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搞钱阿蓝
  • 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公众号:搞钱阿蓝(xhllsys)
  • 文章来源:搞钱阿蓝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xhllsys.com/925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