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分层理论
用户如何分层
1.脑袋在环境层的用户:给我秘籍和成功捷径
这类用户不想改变自己,只想通过改变环境来获得成功,非常关注某个具体的技巧或者方法或者秘籍
比如喜欢看通过加号上传,去哪里搬运内容,简单复制,做不到是因为抖音针对你了等等
相信简单归因,神秘经验
2.脑袋在行为层的用户:努力就能改变命运
这类用户相信可以通过执行改变命运,希望被打鸡血,希望被激励,相信努力就能成功
比如喜欢看各种励志鸡汤,高级思维,时间管理技巧,成功案例故事,屌丝逆袭故事,负债翻身创造奇迹的故事
相信人定胜天,逆天改命,自我感动
3.脑袋在能力层的用户:提升能力才是重点
这类用户认为需要具体的方法论或者知识点,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成功,包括内部逻辑和外部环境的改变,同时相信通过自我学习是可以一定程度改变这些问题的
比如喜欢看底层逻辑解读,个人成长方法,实战技巧步骤,科学的方式提升专注力执行力等等
相信进步来源于交叉验证,实践积累,逻辑论证
4.脑袋在自我信仰层: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人
这类用户对于自己的身份和未来有着清晰的定位,并且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和信息筛选方式,他们关注的是资源互补,利益互换,他们喜欢看的东西取决于他们出于人生什么阶段,注重平等的沟通
如何判断粉丝在哪个层级?
层级的区分核心在于认知不同,而认知的不同是来源于学习经验的积累,贵人提携或者偶尔的基因突变式的顿悟,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粉丝以前的经历来判断他的认知程度
1. 从阅读量判断:有没有阅读习惯,看什么书
看的是专业书籍,还是娱乐书籍
看的是深度知识或者哲学思辨类的往往认知比较深
2. 从付费习惯判断:有没有为知识付费过,花了多少钱
习惯为具体技能类课程付费,为知识付费,通常处于能力层,有自己明确目的才会购买对应课程
习惯为项目付费,也就是经常被收割的,通常出于环境层,需要外部环境改变或督促来获取成功
习惯为各种圈子或者认知类课程付费,通常出于行为层,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和成功的人一样
3.从行业经历判断:有没有创业经历,过程和结果如何?未来打算如何?
一直转行,没有什么结果,这种就是第一层的,不知道复盘也不会思考
有成功的经历和比较不错的结果,至少是第三层,知道结合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思考
一直做一个行业,但是成果不明显,说明在第二层,努力并且运气不错没有死掉,可惜不会复盘和深度思考
4.年龄判断,通常年轻的认知低,年级大的认知高,相对来说,这需要结合具体的经历判断,因为年龄代表更长的学习时间和试错时间
为什么要对粉丝进行分层?
1. 不同变现产品需要迎合不同粉丝的认知
比如对于环境层用户,提供副业小项目,分享简单小技巧就能收割,讲其他的人不爱看
比如对于行为层用户,讲励志故事,成功鸡汤,个人提升技巧就能收割
比如对于能力成的用户就需要讲底层逻辑,通过全套的系统的课程才能收割
2. 认知越低越需要提供各种细节技巧,简单捷径,因为认知层级是金字塔形状,所以认知越低的傻逼就越多,也就是所谓的人傻钱多
3. 理解用户的认知层级,才能做好对应的产品内容策划以及更加精准的收割
具体如何应用?
1.招商加盟行业
大型品牌加盟商=有实力=有经验有钱=注重全套方法论=能力层=关注底层逻辑,真实案例,风险控制
小餐饮加盟商=新手=没钱没经验=环境层\行为层=关注励志故事,简单方法,傻瓜式复制、保姆式服务、慕强、投机
2.培训行业
创业老油条=有学习意识=有钱有经验=能力层=关注逻辑方法和具体案例细节
小白创业者=没意识、有赌性=环境层=关注简单方法,喜欢大佬带
具体流程怎么做?
项目以内容驱动
你能输出什么内容,你能吸引什么人
这个需要你先去输出,然后根据吸引来的粉丝去聊,判断他们是哪类用户,是环境层或者行为层的收割就完事了,想要项目就出售,内容就调整为一些具体的小技巧,讲一些捷径故事,如果发现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方式,那你就谈逻辑,讲案例,给方法,通过陪跑或者收费咨询的方式赚钱
项目以产品驱动
根据产品的定位来判断自己要吸引什么人
你的产品简单,那就做垃圾内容吸引脑子不好使情绪冲动的
你的产品复杂,那就做有深度的内容吸引有钱且看重逻辑的
如何选择服务对象呢?
1.认知高的用户虽然少,但是服务起来最好,他们有自己的目的和思考方式,不会因为失败而把原因归咎于你,更多的是思考自己的不足,但是这类用户对于你的产品服务承诺也非常看重,具体要考虑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服务了
2.认知低的用户自然是最多的,转化也非常容易,但是他们的预期很难管理,毕竟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错,失败都是因为环境不好,这样就容易造成你的交付风险,所以需要设计服务承诺,可以用数据和案例刺激,但是不能用这些当做产品服务的交付承诺
额外超级干货
如何让低认知的用户高价付费后还不投诉你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
这需要考虑到预期管理的问题了
具体的方法如下:
1. 超额的承诺刺激低认知的用户付费是没有问题的
2. 交付的过程必须提升用户的认知,让用户意识到以前的自己简单归因,自我感动是没用的,需要通过具体的技巧和能力的提升才能获得成功,这种思考引导的过程也是交付的内容之一,只不过是潜藏在产品之下,为了规避投诉风险而设计,当他意识到错在自己,自然不会投诉你了
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,那恭喜你,这篇文章的价值比想象的更重要
- 微信号
- 微信扫一扫
-
- 搞钱阿蓝
- 微信扫一扫
-
评论